槐樹米 Flos Sophorae Immaturus(英) Japanese Pagodatree Flower-bud,別名: 白槐、槐花、槐花米、槐籽(中醫將槐的花與蕾做相同使用)。適應全國各地有栽培。
槐米是為豆科植物槐(Sophora japonica L.)的干燥花蕾及花,稱為“槐米”。而雙季(銀 )槐新品種是我公司結合現代農業生態化實際,運用以取笨槐為親本,進行二次組培轉化、無性芽接、定性繁育三大技術五年研究試驗成果,而將原結一茬槐米改性引導結兩茬槐米,產量增加一倍,且性能穩定、不變異;產品醫藥成分檢驗符合《中華藥典》標準。達到雙季(銀 )槐育種研究市場領先水平,得到植物學專家認可和市場接受,人工種植基本形成規模,且產生強大經濟效益,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。
主要特征與性狀:
1、特征:雙季(銀 )槐樹落葉喬木,高5-20米。羽狀復葉長15-30 Cm,樹桿幻苗呈綠黃色,基部膨大;葉片大于國槐兩倍以上,每年分別在七月、十月中旬采收槐米,留籽種時卵狀長圓形,長2.5-7.5 Cm,寬1.5-5 Cm,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,基部闊楔形,下面灰白色,疏生短柔毛。圓錐花序頂生;萼鐘狀,有5小齒;花冠乳白色,旗瓣闊心形,有短爪,并有紫脈,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;雄蕊10,不等長。莢果肉質,串珠狀,長2.5-5 Cm,無毛、不裂;腎形;ü6-12月。為深根性喜陽光樹種,適宜于濕潤肥沃的土壤;我國各地普遍栽培。
2、性狀:花蕾卵形或橢圓形,長2—6mm,直徑約2mm。花萼黃綠色,下部有數條縱紋。萼的上方為黃白色未開放的花瓣。花梗細小。體輕,手捻即碎。無臭,味微苦澀
雙季(銀 )槐新品種優勢、特點:
一、種植條件低、適應性強、方便管理
新品種雙季(銀 )槐是荒山、坡、崗地種植的,幼樹定植后兩年結米、具有適應性強、種植條件低、耐寒耐旱耐瘠薄、抗干旱,抗病蟲害、根腐病有極強的抗性,同時易種、易管、易加工儲存,對種植條件要求不嚴,粗放型管理,技術容易掌握,我國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,其綜合性狀極其優良,產業壽命長達100年,是我國槐米產業中優良的品種資源,優勢突出明顯,值得發展與推廣。
二、品種好、投資少、效益高
1、品種好、品質高。雙季(銀 )槐新品種十分優良,栽植后當年長速為粗1.5-2cm,高2.5米以上結米掛花,葉片厚而大,枝條粗而壯,生長非常旺盛,分別在7、9中旬釆收槐米兩次,且第二次產量比產量高出25%以上,具有生長快、產量高、早結果實、穩產性能突出、樹性豐產穩定的優勢特點,產品槐米顆粒飽滿,色澤純正,蘆丁含量高達21-26%,符合《中華藥典》標準。
2、投資少、見效快、效益高。種植雙季(銀 )槐是一次投資終身收益的長效產業。當年種植當年見效,按照每畝荒、坡、崗地僅幾百元投資計算,次年可收回全部投資。三年達豐產期畝產槐米100-150公斤,最低收入可達3000元以上,五年盛產期畝產槐米200-300公斤,最低收入可達5000元以上,市場價格好的情況下畝產值可突破10000元,每年產量25%速度遞增。也解決綠化荒山、水土保持等綜合治理,在產生經濟效益同時,也發揮了更大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。
雙季(銀 )槐苗是一種科技含量較高的種苗,苗齡為2-3年,栽植分為冬、春兩季。冬季栽植不截桿,到春季截桿定植、春季栽植截桿80公分定植。種苗標準為改良成品嫁接苗,苗粗;地徑0.8cm(嫁接口)高100cm以上,根須發達。
雙季(銀 )槐栽植新技術
1、苗木準備。雙季(銀 )槐造林應選用一級壯苗,標準為地徑1厘米以上,苗高1.5米以上,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的嫁接成品苗(春季定植栽桿為70-80cm), 種植前將苗木用多菌靈、三唑哃的水中浸泡10-15分鐘。
2、種植密度和整地。雙季(銀 )槐株、行距一般為3×3m、3×4m、 3.5×4m、4×4m、等四種,丘、崗、陵、坡地密度可適當大一些,平地種植密度可適當小一些。每畝41-73株,整地一般采用挖方坑,規格為80×60cm,每坑內施15kg以上有機肥。栽植采用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式,覆土深度一般不高于地徑5cm。栽植完成后,澆足水、覆膜等抗旱措施。定干高度一般不高于80cm,利于園式管理和槐米采摘。
3、管理。雙季(銀 )槐管理包括土肥水管理、整形修剪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。土肥水管理主要為生長期中耕除草;5月、11月各施一次磷鉀肥,每株施0.5-1kg;病蟲害防治主要防治蚜蟲、介殼蟲, 每年在幼蟲期防治三到五次即可。
4、整形修枝。整形修剪目的是擴大樹冠、增加分枝,提高槐米產量。在第一批芽長出后,單株樹苗保留1-3根枝條留作主干。木質化后進行第一次修剪,單根枝條保留50公分左右的長度。樹形宜采用疏散分層形。其樹體結構是:有中央主干,其上著生6—8個主枝,分為2—3層;第一層3個主枝,每個主枝上著生3個左右側枝,層間距1.3米以上;第二層2個主枝,每個主枝上2個側枝,層間距1米左右;第三層1—2個主枝,無明顯側枝。主枝開張角度70°左右,干高60—70厘米。即要點:中央主干延長枝,1—3年生樹剪留長度60厘米,3年以后剪留長度50厘米。主枝在1—3年,剪留長度50厘米,3年以后剪留長度45—50厘米。第二層主枝要插在第一層主枝空檔。各主枝上側枝按順序排列,奇、偶兩邊分開。要注意控制競爭枝、把門枝。處理好各級枝間的從屬關系,要求中央領導干生長勢強于主枝,高于主枝,主枝強于高于側枝。方法:以短截為主,一般不宜緩放;多年生衰弱樹全樹進行回縮。疏除弱細枝。不能進行環割、環剝、扭梢等一系列果樹上的技術。
5、病害與防治
(1)、潰瘍。ǜ邷囟嘤昙疽装l)
(2)炭疽。ǜ邷囟嘤昙疽装l)
(3)霜霉。ńY穗時易患)
以上病例以預防為主,發病前預防,噴灑甲基托布津、退菌特、多菌靈。
(3)、蟲害
為害雙季(銀)槐的主要是蚜蟲,其次個別地方零星有槐尺蠖、截干蟲等。蚜蟲危害嫩梢及米穗,槐尺蠖幼蟲蠶食葉片,截干蟲啃食樹干。
(4)、防治方法:可結合防漢蚜蟲混合用藥;可用金斗蚜或呲蟲林加氯氰菊酯等一次防治。
6、槐米的采收
(1)、采收時期,有少許花蕾開放時立即采收,越早越好,否則影響第二季槐米的正常生長。
(2)、采收方法:米穗有多長就剪多長,不可剪的過重,否則嚴重影響第二季槐米的產量。
(3)、防治褐變一般在早上10點前采,采后即曬,一天即干,即使不太干,也不怕褐變,以致影響質量,降低價格。如在下午采,則裝在袋中不要涼曬,第二天再曬。
7、槐米加工
帶穗在特制的大鍋中蒸10分鐘左右再曬,可以防治褐變,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槐米蘆丁含量提高2—3個百分點,提高其價格。